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超精密加工东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超精密加工东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芝出口苏联的是重型机床吗?
是的,东芝出口苏联的主要是重型机床。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提升其工业生产能力,特别是核潜艇制造技术,向东芝提出了购买重型数控机床的需求。东芝作为制造工业机械的行家,满足了苏联的需求。因此,东芝出口苏联的主要是重型机床。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
相信大家对日本东芝这个品牌并不陌生,对于八十年代的人来说,冬芝可是个很硬的牌子,当时松下、东芝、日立、三洋等日本品牌那可绝对是世界上先进科技水平的代表。谁家要是有那么一个这种牌子的电器,那可是在邻里乡间十分长脸的事情。
那历史上东芝却因为一件事情差点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呢?就请跟随笔者去偷偷了解一下东芝的“作死”环节。
这件事情就是冷战期间著名的“东芝事件”。当时东芝集团见钱眼开,私下给美国的敌对势力苏联出卖精密的机床和技术,这件事情一经纰漏,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日本和东芝成为了众矢之的。
这里先着重强调一下东芝的这个行为的恶劣影响,它将日本的先进技术出卖给了苏联,就将意味着美国在这方面领先于苏联的优势荡然无存。这可惹恼了美国,美国上下都对东芝和日本群情激慨,势必要制裁日本和东芝这种叛徒行径。美国议员当时生气极了,曾经拿着东芝的录放机在国会大厦台阶上抡起大锤砸,并大声喊着抵制日货。
那究竟日本是怎么东窗事发的呢?这就要从1986年说起。
1986年10月,美国当时最先进的核潜艇奥格斯格在直布罗陀海湾进行执行任务的时候,和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擦肩而过。尽管只是这惊鸿一瞥,但是却让美国人压力倍增,这样技术含量极高的潜艇绝不可能是北约国家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它归属于苏联。
之前众所周知的是,苏联的潜艇以高噪音出名,这在作战过程中国是个致命的缺陷,美国在远处就能通过这样的噪音来判断苏联已经要来了,这就给足自己准备时间。美国人感到深深的疑惑,为什么苏联的潜艇朝夕之间便脱胎换骨了呢?莫非苏联开了外挂。美国人就去紧急调查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这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泄露机密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好盟友——日本。日本的东芝集团将一项尖端技术的设备卖给了苏联,苏联以此为跳板,将自己之前的劣势消除,大大增加了自己的作战能力。
这里先简单讲述一下为什么美国人会对这项技术的泄露如此上头。潜艇一经诞生,就变成了现代海洋战场上的守护神和终结者,一个国家的潜艇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它在战场上的胜利与否。先进的潜艇可以为自己的国家保驾护航,在拦截别国的战舰入侵的同时为自己的海军建立起一堵厚实的城墙。因此,将自己的潜艇质量提升一个档次至关重要。
而苏联的劣势在之前就十分显著。苏联人的噪音非常得明显。假设东西方之间,爆发了战争,苏联的潜艇及时他们的短板,顺势从这个短板入手,华沙条约国的潜艇就将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那笔者不禁发问了,苏联如果自行研发来克服自己的这个劣势不就可以扭转不利局面了吗?这看起来其实就是天方夜谭,苏联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非常得落后,通过自己的能力和科研成果来克服噪音怕是极为不可能的事情。补充一点,苏联的卫星和核弹技术没有一项是靠自身的能力自主研发的,都是走的捷径。于是在走捷径深有心得的苏联就将视角转向了去“偷”。
可是这并非易事,西方阵营对此可谓是拥有铜墙铁壁般的防备,苏联要想偷有如水中捞月。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在漫长的等待之后,苏联人找到了契机。1980年,日本东芝集团的商务代表在莫斯科举行洽谈会,希望通过此次商谈来达到他们的产品在苏联打开市场的目的。为什么日本东芝集团会如此重视苏联这个市场呢? 90年代的苏联经济增长滞后形态明显,在工业机械进口方面更是江河日下。
东芝事件的影响至今还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苏联的军舰和潜艇一直在北约的监控下,因为当时苏联的军舰螺旋桨和潜艇发出的噪声较大,很容易被他们发现,但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北约各国发现苏联军舰螺旋桨和潜艇的噪声明显小了很多,他们的跟踪难度变大了,有时候甚至不能发现苏联的潜艇。
这是美国第一丧失对苏联海军舰艇的水声探测优势,直到现在,美国仍没有绝对的能力发现俄罗斯的潜艇。
1987年5月27日早上,东芝公司还是像往常一样,员工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不一会,一阵长长地警笛声袭来,日本警察厅的警察冲进了东芝公司,他们带走了东芝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
抓捕理由是林隆二二人曾与挪威的公司合谋,非法向苏联出口高技术产品。
日本的爸爸美国对此事十分气愤,再三谴责日本,美国国会议员提出了一大堆制裁东芝的议案,其中有罚款,加收关税,关闭东芝在美国的所以工厂,把东芝从美国赶出去,停止进口东芝的商品。
听到美国国会议员提案,日本政坛吓得屁滚尿流,首相曾根康弘急忙跑出来道歉,日本政府急忙在美国的多家报纸上刊登道歉信和忏悔赔罪广告,据说花费了1亿多日元,日本的政客也没有闲着,他们跑到美国,到处游说,向美国人阐述东芝公司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国做的贡献。
经过日本的求饶,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对东芝公司的制裁法案,法案规定东芝公司的产品在之后的3年内都不得进入美国市场,东芝的财团也不能进入美国等等。
(美国人砸东芝音响)
日本人自己也处罚了东芝公司,这次处罚使得东芝公司元气大伤,好几年没缓过气来。
看到日本被美国蹂躏,挪威政府在角落瑟瑟发抖,在美国人没发话之前就赶快向美国提交保证书,并驱逐了苏联的外交官和贸易代表,停止了相关公司与东欧国家的全部贸易。
说到当年震惊世界的“东芝事件”,就不得不提到美苏冷战的进程。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正值冷战高潮。当时,苏联的核潜艇数量一度超过美国。不过美国人却不以为然,因为苏联潜艇的静音性不佳,噪音太大。
可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海军却突然发现苏联核潜艇的噪音降低了90%以上。美军很多舰长都向国防部报告说,过去那些噪音巨大的苏联潜艇就像消失了一样,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
就在美国人觉得摸不着头脑之时,一个叫做熊谷一男的日本人突然站出来告诉了他们事实的真相。这个叫熊谷一男的日本人是因为不满公司没有兑现加薪承诺,所以才向美国告密,捅出了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向苏联海军秘密出售高端数控机床的事,这就是当年震惊世界的“东芝事件(东芝机械)”
当时,日本所生产的这种数控机床可以用来制造加工40英尺的核潜艇螺旋桨。而由于美苏冷战,美国是明确禁止日本向苏联出口加工能力10英尺以上的数控机床的。担任着日本“和光交易所”莫斯科支店长的熊谷一男正是当时负责联络苏联方面和日本东芝机械公司的一个中间人。
从1982年到1985年这段时间里,苏联政府通过“和光交易所”从东芝机械公司一共购买了8台数控机床,分别是4台九轴联动数控机床和4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正是依靠着这些先进的设备,苏联人在短期内就制造了大量静音性良好的柴电潜艇和核潜艇,扭转了自己在核潜艇领域的竞争劣势。那么,美国人最终是怎么处罚日本东芝的呢?
“东芝事件”被曝光后,不只是美国民间出现了疯狂的反日风潮,就连美国国会的议员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制裁提案,包括150亿美金(80年代)的巨额罚款、增加1倍进口关税、5年内停止进口东芝集团商品5年以及关闭东芝在美国的所有加工厂等等。不过由于日本政府良好的认错态度,以及东芝集团的补救措施,美国的制裁对象从整个东芝集团缩小为了东芝机械公司,制裁期限从5年缩短为3年。同时,日本政府为了平息美国的愤怒,也在国内对东芝进行了很大的处罚。
(当年的日本报纸这样批评东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超精密加工东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超精密加工东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