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精密件淬火加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精密件淬火加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精密量具,精密丝杆等零件淬火后为什么还要进行冷处理?
为了尽量减少钢中的奥氏体以获得最大数量的马氏体,就需要进行冷处理: 即把淬火冷到室温的钢继续冷到-70--80度(也可冷到更低),保持一段时间,使残余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样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并稳定钢件的尺寸”。
不锈钢4cr13怎样热处理更耐生锈?
重新固溶处理不锈钢高温热处理后生锈。
因为在高温下不锈钢中的cr元素于c元素结合。形成了cr与c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加重了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和开裂倾向,同时由于机体cr元素含量价下降抗氧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要除锈最好的办法是在1000度左右重新进行固溶处理。
4Cr13热处理规范:1)退火,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2)淬火,1050~1100℃油冷
4Cr13属于国标马氏体不锈钢,执行标准:GB /T 20878-2007
4Cr13宜放电、磨削加工,适合做高镜面高精密注塑模具模仁模腔,热处理后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也可做冲压模具配件、模板等,对接触产品表面有要求夹治具模具等;适用一般有高温防锈防腐的场景。也可以制做餐用刀具、户外刀具。
钛钢能烧成淬火吗?
不能烧成淬火。
钛钢怕火烧,任何钢铁都怕火,因为会产生氧化、变形、强度降低等等问题。
钛钢这个名称,并非标准的学术名称,而是商业名称。所谓钛钢实际上是不锈钢的一种,不含钛,用的材料不是钛,是316L不锈钢,为吸引人称为钛钢,有些甚至称为钛合金首饰,其实是不含钛的不锈钢制品。用其材质制作的饰品售价远低于其他金银首饰。
钛钢的特点有:耐强酸、耐强碱,不变色、不过敏、不变形、坚硬、光亮。并通过人工汗体测试,完全不腐蚀、不变色、不褪色、不过敏。
钛(Ti)--银灰色金属,比重4.5,熔点1668°C,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质地非常轻盈,却又十分坚韧和耐腐蚀,它不会像银会变黑,在常温下终身保持本身的色调,熔点与铂金相差不多,因此常用于航天,军工精密部件,加上电流和化学处理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为什么淬火和回火是不可分割的工序,确定工件回火温度规范的依据是什么?
回火是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于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显而易见,材料经过淬火可以提高其硬度等机械性能,但是其内部积聚了内应力等影响其韧性,必须经过回火才能使其获得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回火温度的确定主要依据用途及其需要获得的机械性能: (1)低温回火 工件在150~250℃进行的回火。目的是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残留应力和脆性 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指淬火马氏体低温回火时得到的组织。力学性能:58~64HRC,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应用范围:刃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渗碳及表面淬火的零件等。⑵中温回火 工件在350~500 ℃之间进行的回火。目的是得到较高的弹性和屈服点,适当的韧性。回火后得到回火屈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其细小球状碳化物(或渗碳体)的复相组织。力学性能:35~50HRC,较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一定的韧性。应用范围:弹簧、锻模、冲击工具等。⑶高温回火 工件在500℃以上进行的回火。目的是得到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细小球状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的复相组织。力学性能:200~350HBS,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应用范围:广泛用于各种较重要的受力结构件,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零件等。工件淬火并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不仅作最终热处理,也可作一些精密零件或感应淬火件预先热处理。钢淬火后在300℃左右回火时,易产生不可逆回火脆性,为避免它,一般不在250~350℃ 范围内回火。含铬、镍、锰等元素的合金钢淬火后在500~650℃回火,缓冷易产生可逆回火脆性,为防止它,小零件可采用回火时快冷;大零件可选用含钨或钼的合金钢。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精密件淬火加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精密件淬火加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