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常德天伦精密铸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常德天伦精密铸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欣赏北宋词人秦观的千古名篇《踏莎行》?
踏莎行是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等
词之本源即为酒宴酬唱之曲,婉约、纤细、柔媚是词的本质,要论这些特质,宋代秦观之词最能体现。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如何欣赏秦观的这首代表作《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年少丧母,身世飘零,后来在苏东坡的提携下才谋得一官半职。但好事不长久,他和苏东坡一样遭遇庙堂排挤,被迫开始了自己的贬谪生涯。
这首词是秦观在绍圣四年(1097)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宫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
不同于苏东坡的达观与自如,被贬郴州的秦观,整个人被迷雾般的忧伤笼罩。
郴州位于湖南省的南部边境,山环水绕、地势复杂,在宋代是蛮荒之地。被贬到此处的官员,与京城汴梁相隔千里,远离亲友和政治,怀才不遇之境可想而知。
特殊的地理环境、潦倒的人生际遇、不可预知的未来,让秦观愁肠百结,唯有寄情于诗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既是写自然景物,也是营造诗词意境。郴州多山多水,确实总是被云雾笼罩。而作者用"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秦观在落笔四字的运用之妙上,古往今来,无出其右者。雾失迷台,月迷津渡,读起来既有外文诗歌翻译后的语式错觉,又出其自然地具有中文语境的美感,字字写景,字字皆情,亦情亦景,亦真亦幻,一失一迷,让人置于其中。
怎样欣赏北宋词人秦观的千古名篇《踏莎行》?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进士出生。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长于诗文,词誉极高,有淮海词一卷。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闲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词是绍圣四年(1097)秦观在郴州旅馆作的。绍圣初,秦观以旧党关系,在朝内很受排斥,一再贬谪,削了官职,远徙郴州。就在这种情况下,秦观写了这首词,以抒发自己凄苦失望的情绪。
这首词即景生情,寓情于景,语言情新洗炼,风格婉转含蓄,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地。
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桃源望断无寻处”。
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离郴州不远。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他的《点绛唇》,诸本题作“桃源”。词中“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而“雾”、“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而“楼台”、“津渡”,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同样被赋予了文化精神上的蕴涵,它们是精神空间的向上与超越的拓展。词人多么希望借此寻出一条通向“桃源”的秘道!然而他只有失望而已。一“失”一“迷”,现实回报他的是这片雾笼烟锁的景象。“适彼乐土”之不能,旨在引出现实之不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常德天伦精密铸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常德天伦精密铸造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